守春城 战疫情--抗疫一线的第一个十天 | |||||
|
|||||
守春城 战疫情--抗疫一线的第一个十天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张凯宇、主治医生杜娜 2020年1月30日 本站讯 新冠疫情防控一线的日子,像流水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奔流,却没有片刻停歇。这十天来,感染科每一天都有很多可以记录的事件发生,由于大家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来记录,真怕再不记录下这些珍贵的事迹和瞬间,就很难还原当时的情境。虽然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件,但是这每一个瞬间,都能让我们感动。 无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湖北武汉,地冻天寒的我省也不能幸免。自1月19日长春出现第一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例开始,即拉开了吉林省迎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序幕。 随着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数的逐渐增加,1月21日夜,吉大一院感染科的发热门诊迅速投入战斗。当天夜间的就诊量明显增加。为了更好地做好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准备工作。1月22日上午,院领导统筹协调部署,全科积极迅速响应,感染科将全科49名患者全部进行了转移,增设发热门诊。接下来的几天,发热门诊日就诊量持续攀升,工作强度明显加大。 1月25日,院里发布了吉林省驰援武汉的通知。感染科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派出了1名医生和3名护士支援武汉。张鹏医生作为一名党员,主动请战驰援武汉。而护士长朱媛,孩子不到2岁,护士王晓霞的老父亲生病还没有痊愈,护士杨荣荣在农历二十六刚刚结婚,每个人都是舍小家顾大家,克服各种困难,来积极援助兄弟医院。 感染科主任鲍万国在2003年曾经经历过SARS,有着丰富的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临床经验,鲍主任作为“吉林省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负责全省新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患者的排查及重症病例会诊工作,无论白天、晚上,电话不断,会议不断,会诊不断,几乎是住在科室,累了也只能在沙发上休息一会,这10天,他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 副主任张凯宇,在疫情来临之前的5天,就感觉身体不适(排除新冠状病毒感染),但面对如此来势汹汹的疫情,她并没有退缩,一直和科室的其他兄弟姐妹战斗在发热门诊一线,下班后一直留在科里协调各项工作。 原护士长鞠桂萍,参加过2003年SARS战役,虽然已经卸任,但当疫情来临之时仍然工作在临床一线,现护士长朱媛驰援武汉,鞠护士长临危受命,再次担起重任,井井有条地安排各项工作。 老主任王峰教授,2年前患有急性心梗并且支架2枚,近2年心功能一直不好,并且患有严重痛风,但疫情当前,受到省里信任,作为全国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督导组成员,赶赴天津参加新冠状病毒感染诊治的督导工作。 (王峰教授在天津冠状病毒感染定点医院指导工作) 由于工作强度大,每个医生每天工作下来都是汗水湿透了衣衫,由于戴着N95口罩,脸上留下的口罩印记,长时间难以消去。晚上没有病人时,他们就在椅子上打个盹。 虽然忙碌、紧张,但大家都很乐观,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没有任何怨言。因为我们知道作为一名感染科医生,虽然累并且有一定的风险,但这是我们的使命! 在应对这场战役中,院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指挥病房、发热门诊的布局,各部门积极配合,对防护用品的配备及医护人员的后勤保障都给予了合理的安排,同时院里调配了呼吸科、肝胆胰内科、小儿呼吸科的医生支援发热门诊,保证发热门诊工作有序进行。 吉大一院感染科很多医护人员曾经历过SARS、手足口病和禽流感,对于此次疫情,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相信众志成城,一定会取得此次战役的胜利。(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报道)20200131 责任编辑 蔡国军 |
|||||
|
白求恩精神研究会 京ICP备16027503号
电话:010-82089470 地址:北京西四环中路59号
邮编:100039 E-mail:byh931111@163.com
网络技术信息中心:北京国钜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号学院国际大厦907B 邮编:100191 邮箱:contactus@guojust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