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实录|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新冠肺炎防治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20年02月23日

战疫实录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新冠肺炎防治工作纪实

 

    本站讯(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20日报道)和衷共济,风月同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坚决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吉林大学的各项工作部署,第一时间进入紧急状态。疫情当前,全院医务人员随时待命。医院党委发布了党员倡议书,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医院主战场和主力军的作用。
早在1月3日,吉大一院关注到武汉市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就高度重视,组织召集相关部门开会,制定了全院的监测、排查及管理方案。1月19日迅速启动工作预案,成立了疫情领导小组、医疗救治专家组、疫情防控组、物资药品保障组、后勤保卫组和宣传组等,明晰组织架构,梳理防控流程,开展人员培训,严阵以待。各个工作小组陆续出台了《疫情住院患者管理办法》、《疫情期间手术管理办法》等18个管理办法,《院内发热患者处置流程》、《留观病人收留流程》等12个工作流程,《应对春节后返程高峰的应急预案》、《护理应急预案》等8个应急预案。医院整体诊疗环境稳定,医务人员在有条不紊的开展救治活动。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2ZzUlYHoiahUU8AibNuPQ02KRa7cFWicBBOOtcAvUiaODcWZL7IelpJ6Ula1icUBoOgnMicica3GHIhIR6smyXbD4p8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派出6210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一线
截至目前,吉大一院共派出6支援武汉医疗队共210人奔赴武汉协助救治,其中的178人分别前往收治危重症患者最多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和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其中32名吉大一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及5辆紧急医学救援车驰援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接管的江汉方舱医院。这些队员都是从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呼吸科和急诊科选拔的高级职称医护人员,很多人曾经参与过2003年抗击SARS疫情和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吉大一院是吉林省内派出医疗队最多,派出医务人员最多,派出高级职称人员最多的医疗机构。
在此基础上,在医院党委的号召下,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带头响应,踊跃报名,已经组建了一支由100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后备支援力量,随时待命奔赴一线。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2ZzUlYHoiahUU8AibNuPQ02KRa7cFWicBBOOtcAvUiaODcWZL7IelpJ6Ula1icUBoOgnMicica3GHIhIR6smyXbD4p8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发热门诊和独立检查区保障患者安全
作为吉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医疗救治首批定点医院之一,吉大一院承担着重要的疫情防控责任与使命,发热门诊和独立检查区同样是“一线”。
1月23日,吉大一院扩建了发热门诊,4个诊室24小时开诊,并配备了相应的影像、检验设备和人员,安立佳副省长也视察了医院发热门诊。1月21日-2月19日数据显示,发热门诊累计患者5916人,目前在院留观2人,累计留观111人,累计解除留观109人,累计核酸检测阳性12人。连续4日确诊人数零增长。
——发热门诊实施分区救治
基于国家卫健委指导意见,为了减少本地发热患者和外来发热患者之间存在交叉感染,吉大一院在全省范围内首个实施发热门诊分区管理,按照旅居史和暴露史分为两个区域,两个区域之间相互隔离,有效减少了就诊人员的交叉感染。
——开通省内电话热线咨询
1月27日,吉大一院在全省首先开通了10个传统的热线电话用于接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的问诊和咨询,热线电话团队由高年资内科医生组成,发动了处于居家隔离期的医务人员作为主力。热线开通以来,全院共有456名医生接听咨询电话,咨询总次数1.1万余次,为广大市民答疑解惑。
——联网+医院网上发热门诊

2月1日,吉大一院在官方App上开通网上发热门诊,提供发热电话咨询、发热图文咨询、疫情期间同乘查询、疫情最新进展、疫情防控知识等多个端口,方便人民群众了解疫情动态和防护知识。是发热门诊的有力补充,对疫情的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2ZzUlYHoiahUU8AibNuPQ02KRa7cFWicBBOOtcAvUiaODcWZL7IelpJ6Ula1icUBoOgnMicica3GHIhIR6smyXbD4p8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开展医疗救治
——组建专家团队
吉大一院感染症科鲍万国主任担任医院救治专家组组长,同时他也是吉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专家组组长。吉大一院救治专家团队受疫情指挥领导小组委托,制定了吉林省新冠疫情的省内会诊转诊流程和诊治方案,承担了吉林省疫情研判的工作。
——开展远程会诊
依托于吉大一院的远程会诊平台,自疫情爆发以来,吉大一院专家组对26名确诊患者进行反复多次远程会诊,指导长春市传染病院、公主岭市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展确诊病例救治工作。
——重症患者收治
1月29日,吉大一院接到疫情指挥小组命令,吉林市转诊一名重症确诊患者到院治疗。华树成院长第一时间组织院内专家组进行会诊,反复讨论救治方案,经过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咽拭子转阴。2月5日11时,经吉林省医疗救治专家组会诊,患者连续两日咽拭子阴性,已经解除隔离出院,是吉林大学第一例、吉林省第二例治愈出院患者。
——疑似患者处置
 在接诊过程中,绝大多数发热患者均由专人送往发热门诊进行排查,但仍有部分患者病情十分紧急,需要立即处置。为了急危重症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医疗救治,医院制定了急危重症患者疫情期间的救治方案。2月5日,吉大一院收治了一名产妇因为胎儿臀位、先兆临产需要立即进行剖宫产,但产妇有外地接触史和聚餐史,有发热症状,急行肺部CT显示双肺纹理增强,双肺条片状高密度影,符合国家卫健委诊疗指南中疑似病例的判定标准。产妇已经辗转多家医院无人收治,在紧急情况下,吉大一院决定医务人员佩戴防护用具立即实施剖宫产手术,术后患者连续两日核酸检测阴性,目前母子平安。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2ZzUlYHoiahUU8AibNuPQ02KRa7cFWicBBOOtcAvUiaODcWZL7IelpJ6Ula1icUBoOgnMicica3GHIhIR6smyXbD4p8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科学防控体系确保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疫情发生后,吉大一院疫情领导小组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华树成院长组织召开数次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和扩大会议,明晰院内防控的流程,制定防控标准和防控方案。
——做好医护人员防控工作
疫情爆发正值春节期间,医护人员的防控是院内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医院采取了多种措施,尽一切可能降低院内感染风险。在物资极为紧缺,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很大的情况下,实现了医务人员和学生“零感染”。
研究生撤离临床一线。为了保护好临床一线的学生,避免有学生被感染,1月28日起医院严格落实吉林大学关于疫情期间研究生管理办法的要求,决定全部研究生从临床一线撤离,由导师们顶替工作。各临床科室重新排班,很多高年资的教授都参与了科室值班和发热门诊的轮值。有效的保护了学生们的安全。
本院员工筛查隔离。春节复工前,吉大一院对全院172个科室和护理平台的5893名医务人员做了排查,确定30名离开过吉林省且有症状的医务人员前往发热门诊筛查,排查了839名离开过吉林省但无症状的医务人员居家隔离14天。在前线工作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吉大一院仍旧坚持要求医务人员隔离期满才能返回岗位,切断了院内医务人员可能的传播途径,也保护了职工的安全。
减少人员聚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线上人员培训,线上多学科会诊和线上行政办公会。职工餐厅采取普通科室分时段就餐,特殊科室送餐的管理办法。医护人员采用弹性工作制,鼓励工作人员居家线上办公。
——做好患者防控工作
吉大一院以患者为中心,采取了多项措施对患者进行筛查,保证所有发热患者均有筛查、有记录、有处置。通过有效的防控措施,在病毒传染性较强,疫情蔓延迅速的情况下,吉大一院未发生一例院内二代病例传播。
实施三级预检分诊制度。疫情发生后,医院关闭部分出入口,对开放出入口进行集中管理。从全院抽调了30名医生和271名专业的护士承担分导诊工作,对于虽无发热症状,但呼吸道等症状明显,罹患传染病可能性大的,也进行流行病学史的追问。发现有武汉接触史的发热病人,全部由专人护送到发热门诊。
在此基础上,吉大一院紧急购置了3台智能红外线测温仪,放置在人流量最大的门诊和急诊,辅助完成测温工作。

门诊和住院患者管理。吉大一院陆续制定了《住院患者告知书》、《院内发热患者处置流程》、《病区随员管理方案》等疫情期间临时性文件,要求在预检分诊做好第一次排查后,各科室分诊人员进行二次排查,接诊医生进行第三次排查。全部入院患者必须经过门诊筛查后才能进入病区,除孕产妇、新生儿等特殊人群外,入院患者建议首先排查肺CT。对于已经进入病区的病人和随员加强管理,减少探视,固定随员并每日监测体温。在院的患者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等可疑表现,要求科主任立即报告职能部门,医务人员做好防护,就地隔离患者。目前,吉大一院诊疗秩序平稳,可以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做好手术室管理。为了在疫情期间将人力和物力集中管理,吉大一院制定了《疫情期间手术室管理规定》。通过防护改造后,将疫情期间的急诊手术集中在第三手术室进行,由医院统一调配医护人员。并将第一手术室第24间负压手术室作为确诊或疑似病例手术室,将临近的4间术间用于疑似患者手术。
配套肺CT检查室管理。按照国家卫健委要求,肺CT检查是判定患者是否感染新冠肺炎的有力辅助手段。考虑到可疑感染患者和普通病人在肺CT室内可能有交叉感染,医院将八号楼一楼CT检查室作为疫情专用肺CT检查室,已完成隔离防护和洗消工作。有可疑感染病人,由专人护送从室外进入专用检查室,减少了人员接触,降低了传播风险。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2ZzUlYHoiahUU8AibNuPQ02KRa7cFWicBBOOtcAvUiaODcWZL7IelpJ6Ula1icUBoOgnMicica3GHIhIR6smyXbD4p8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积极做好线上人员培训
疫情发生突然,为了加强医务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和救治知识的掌握,医院自启动应急预案以来,共计组织各级各类人员培训20余场,累计培训人员5300余人次。培训对象为全院医务人员。重点向预检分诊人员、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工作人员、援鄂医疗队、后勤保洁保安人员、窗口工作人员、行政人员做了疫情防控知识的培训。
培训方式主要采取线上同步直播、视频录制和文件转发等方式,尽量减少人员聚集,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防护知识、手卫生、穿脱隔离衣、呼吸机使用、ECMO使用、标本的转移及运送、医疗废物处置等等。  

新冠肺炎诊治培训 

4228人同时在线学习

疫情当前,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护人员承担着保卫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任务。吉大一院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用生命守护生命,有能力、有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攻坚战,让白求恩精神继续绽放光芒。 

来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医务部

责任编辑  蔡国军

下一篇: 一封家书 | 我们背后有一座爱的大山!
上一篇: 张玉芝:火神山医院“仓库保管员” 曾在小汤山创造奇迹

白求恩精神研究会 京ICP备16027503号

电话:010-82089470 地址:北京西四环中路59号

邮编:100039 E-mail:byh931111@163.com

网络技术信息中心:北京国钜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号学院国际大厦907B 邮编:100191 邮箱:contactus@guojust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