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有一支叫西京的医疗队
发布日期:2010年10月12日

玉树有一支叫西京的医疗队

                                          任伟锋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医疗队是最早进入震中的医疗队,不到半个月,就已巡诊救治了1228例伤病员,并为救援官兵做了大量医疗服务工作。许多人都知道,在玉树,有一支叫西京的医疗队。

  一、将生命举过头顶

  4月19日上午,怀孕5个月的索南拉毛被紧急转送西京医院医疗队,经专家会诊为急性腹膜炎伴阑尾穿孔,必须马上手术。下午14时40分,各科室专家通力协作,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抢救。1个半小时后,医疗队为索南拉毛成功实施了我国首例高海拔地区野战条件下孕妇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穿孔切除手术。当她被推出手术室,在场的藏族群众掌声响起。4月18日晚7时,某预备役团两名战士突发肺水肿、脑水肿,需紧急救治。医疗
小组携带急救药品和器材,急行十余里山路赶到所在团驻地。确诊两名战士为严重高原脑水肿和肺水肿,病情十分危急。在进行紧急治疗同时,医疗小组决定将他们送到条件较好的后方进行治疗。医疗组3名队员冒着严寒站在无蓬卡车上,轮换举着输液瓶,1个小时后赶到玉树机场。

  二、党旗飘扬在心中

  4月22日,背依群山,面朝党旗,一场庄严肃穆的火线入党仪式在医疗队营地举行。党旗下, 8名医疗队员郑重宣誓,成为党组织的新成员。他们中有连续奋战多日,使数十名藏族群众转危为安的骨科医生;有参与索南拉毛救治手术的妇产科医师;有一天完成20例诊断的放射科医师;有连续两天两夜,翻越4座海拔4500米以上雪山的驾驶员;还有克服重重困难让大家吃上可口饭菜的炊事员。
  玉树,见证了8名医疗队员神圣的一刻。

  三、民风民俗列为必修课

  “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藏族同胞伸舌头是一种谦逊和尊重对方的行为,而不是对他人不敬。双手合十表示对客人的祝福。”
  4月20日晚8时,一堂民族政策教育课正在野战帐篷中进行。医疗队政工组长叶世涛依据《藏区民族宗教知识简明手册》,详细讲解藏族同胞的民风民俗。使医疗队员进一步了解藏族历史,了解宗教政策,了解民风民俗,在救灾过程中自觉做到尊重藏族群众,尊重风俗习惯,尊重民族文化,使军民关系、民族关系更加融洽。

  四、将关爱送到同胞与战友身边

  闻听西京医院医疗队到来的消息, 75岁的藏族老大爷被儿女搀扶着来看病,老人足踝处有比较严重的擦破伤,医疗队员为他做了清创处理。藏族老人双手合十,表达自己深深的祝福和感谢。在上拉秀乡,地震中腰椎骨折的70多岁的藏族老人次仁拉错已卧床多日。队员们驱车30余公里,为老人配齐药品,叮嘱他坚持服药,并给老人的家人留了电话,随时为老人做进一步治疗。了解到上拉秀乡卫生院缺少药品的情况,医疗队员将1万多元的常用药品送到乡卫生院,女医生美朵拉增感动的连声道谢。
  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某红军营尖刀连的官兵们,整队迎接西京医院医疗队的到来。医疗队员像对待亲人  一样忙碌起来,立即展开查体和分发药品。在武警营区,医疗队专家举办了有关鼠疫、高原肺水肿、高原皮肤病防治等知识讲座,使200多名武警官兵受益匪浅,使他们的健康多了一份保障。

                          作者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下一篇: 在玉树灾区的26个日日夜夜
上一篇: 大爱无疆 铁军无畏

白求恩精神研究会 京ICP备16027503号

电话:010-82089470 地址:北京西四环中路59号

邮编:100039 E-mail:byh931111@163.com

网络技术信息中心:北京国钜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号学院国际大厦907B 邮编:100191 邮箱:contactus@guojustar.com